您的位置::时代农业网 >> 匍茎洽草

黑龙江掠夺式种植危害渐现合理轮作体系遭破坏苦竹

时间:2022年07月25日

黑龙江掠夺式种植危害渐现合理轮作体系遭破坏

龙江熟,天下足。作为我国第一产粮大省,黑龙江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做出了突出贡献。但是多年以来,由于种粮过于追求产量、追求效益,致使主要粮食作物传统的合理轮作体系遭到破坏。如今,中国粮仓黑龙江种植结构不尽合理,粮食生产可持续性面临挑战。

合理轮作体系遭破坏

粮食总产占全国十分之一新增粮食占全国增量近一半连续四年全国产粮状元省……黑龙江省近年通过加强基础设施、农机投入、增加科技含量等举措,实现了粮食总产十一连增。

然而,受比较效益等多种因素影响,黑龙江粮食作物种植结构也较之前发生变化,南部地区玉米——大豆和北部地区大豆——小麦——马铃薯等合理轮作体系遭破坏。而这种破坏带来的后果正在逐渐显现。

记者采访了解到,20世纪90年代后期,由于黑龙江大豆种植面积过大,且年年种植,长期使用磷酸二铵致土壤富磷酸化,孢囊线虫病等普遍发生,土壤生态环境不佳,一些大豆主产区减产情况比较严重。

在黑龙江省嫩江县,一些农民去年放弃种植多年的大豆改种水稻和玉米,但随后发现部分改种的农作物受大豆残留药害影响生长缓慢。在黑龙江北部地区,由于大豆多年重茬造成的土地污染问题仍待解决。此外,黑龙江玉米面积快速扩大,部分地区玉米重茬的危害也将逐渐显现。

专家认为,过分强调比较效益,放弃合理轮作体系,违背藏粮于土规律,忽略粮食作物生长环境和生态平衡保护,将导致土壤养分单一消耗,肥沃黑土流失,病、虫、草害压力加大,生态灾害发生频率增加。

科学试验证明,正常情况下农作物连作会出现减产情况,大豆连作一般减产约30%,大豆菌核病、灰斑病发病率增加15%左右,并随着连作年限增长呈上升趋势。玉米连作后玉米白苗病、大斑病发病率约增加8%。这些危害虽然短期内可通过化肥农药的使用化解,但长期看,对土壤和生态环境的影响可能更坏。

种植结构的两次大调整

来自黑龙江省农业部门的资料显示,黑龙江目前主要粮食作物包括玉米、水稻、大豆、小麦和马铃薯等。20世纪90年代以来,由于粮食作物比较效益变化等原因,黑龙江主要粮食作物种植结构历经了两次大调整。

第一阶段为1997~2009年,按照扩大豆、压小麦种植结构调整方向,以高效大豆替代低值小麦,小麦面积从2000余万亩减至不足500万亩,大豆面积从约4000万亩升至7000多万亩,大豆成为黑龙江第一粮食作物。

第二阶段为2010~2014年,按照扩玉米、增水稻、调大豆种植结构调整方向,以高产高效玉米置换低产低效大豆。截至2014年,全省玉米和水稻两大高产粮食作物分别达到10615万亩和6122万亩,大豆降至3923万亩,玉米成为黑龙江第一粮食作物。

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原副院长肖志敏说,受国际转基因大豆冲击,我国大豆逐渐失去竞争力,而与此同时,随着玉米被用于生产乙醇生物质燃料,世界玉米价格升高。在此背景下,黑龙江大豆和玉米的种植面积出现过山车式变化。

黑龙江省多年粮食生产实践证明,小麦单产约为大豆单产的2倍,玉米单产约为大豆单产的3倍。若大豆与小麦价格比接近2︰1;与玉米价格比接近3︰1,农民为保护土地将会自觉采用合理轮作体系,否则轮作体系将遭到破坏。

尽快改变掠夺式种植结构

一些基层干部介绍,轮作体系遭破坏,形成一种掠夺式的种植结构,对黑龙江粮食生产造成的危害正逐渐显现。如果再不重视,将会使土地生态环境受到更大损害,影响粮食持续增产。

黑龙江省一些农业专家介绍,不少农业发达国家为实现用地养地相结合,保持粮食持续增产,建有合理轮作体系。美国在玉米和大豆主产区轮作体系为玉米——玉米——大豆;巴西为玉米——休闲地——大豆;英国为小麦——油菜。这些都是值得借鉴的经验。

肖志敏等业内人士建议,相关部门应该根据国外粮食生产情况、贸易额度、国内主要粮食作物和油料作物需求,立足于粮食持续增产和生态环境保护并重,制订黑龙江主要粮食作物种植规划,确定主要粮食优势产业带,引导主要粮食作物的合理布局和科学轮作,走以科技支撑提高单产和保障总产的现代化农业之路。

同时,应对水稻和大豆生产给予一定补偿,为农民建立合理轮作体系提供经济上的激励。

专家呼吁,应尽快将粮食主产区利益保护机制落到实处;对企业收购国产大豆实施价格补贴,并允许非转基因大豆制品较转基因大豆制品价格适当上浮;引导在黑龙江南部建立玉米——玉米——大豆轮作体系;北部建立玉米——大豆——小麦和大豆——小麦——马铃薯等轮作体系。

[责任编辑:liangliang]

海口血痂医院

合肥皮脂腺囊肿医院

乌鲁木齐面部皮炎医院

西宁经行身痒医院

重庆男性尿失禁医院

友情链接